《故事一》
機構的一位辦公室助理大姐提早退休,同事們都很是依依不捨。
這位大姐勤懇、細心、心地善良,機構裡事務繁瑣,有很多惱人的事情,她都會心平靜氣的做。近年她篤信佛教,有時候見她在小休的時候,會拿出紙筆,靜靜的抄寫佛經,惜福積德。
大姐有好幾個小孩,其中一對是孿生男孩。最初開始這個機構工作時,她的孩子都是中學生的年紀,一轉眼現在個個獨當一面,各有成就,也有成家立室,大姐已經榮升祖母級好一段時間。
其中一個孿生男孩就是主動向母親提出提早退休的想法,縱使大姐對工作無怨無尤、默默耕耘,可是孩子們都長大了,也該從前線退下來。大姐重覆說著這番話時總帶著老懷安慰的微笑。我看著大姐面上歲月留下的痕跡、十個指頭的關節因為長年的粗重雜務而腫脹、她腳上穿著性能極佳的氣墊球鞋告訴人家:鞋主的膝關節已開始退化而需要額外的保護,二十多年留下的痕跡,老實不客氣地烙印在大姐身上,見證一手帶大幾個孩子的帶職媽媽是如何含莘茹苦地走過來。
大姐不是個嘩啦嘩啦的人,可是在她榮休的晚飯中,機構的同事都很是捨不得,大家都盡量抽空出席,也在留念的卡片寫了許多話。
對於這位可敬可愛的大姐,我送給她的是:退而不休。
《故事二》
在深水埗基隆街一帶,有好些在馬路邊以鋅鐵片搭建而成的小檔,都是賣布為生,有批發有零售,已有幾十年的光境。
其中有一家叫利生布行,自我習繪畫之後,隔一些日子就會光顧的。我畫的是丙烯畫,捨不得買進口的畫布,唯有用廉價的棉布,擦上塗外牆的乳膠漆,成為土法製作的畫布。而那些廉價的棉布,就是在這家小檔買的。
多年來,54吋寬的棉布仍然是港幣六七塊錢一碼,價格相宜,而且人情味濃厚。小檔的大叔,個子矮小,有話實說,布可以慢慢挑,合心意才叫他剪,多少隨意。同一條街道上,賣布的小檔很多,可是大叔卻是氣定神閒,不會硬拉著客人買他的貨,很有意思。
最近有一趟要替一個企劃買好些棉布,跑去那間小檔時,只見一位胖胖的阿姨看檔,布買好後,順道問了大叔怎了,阿姨說大叔──即是她丈夫──已離世一年多了。噢,原來已經走了那麼久,我也真的很久沒光顧他們了。
阿姨輕描淡寫的說,大叔打理這個小檔已有四十多年了,夫妻俩結婚也差不多四十年,孩子都三十多歲,全都是靠這些棉布養大的……
一時間,我也不懂得怎樣接上去,阿姨看上去已經走出了傷痛的難關,有點難過的反而是我,擦身而過的人也是一面之緣。
灰暗的天繼續洒下細細的雨,可是四處的景物出奇的清澈。街上的小檔陸續收拾,就讓那份輕輕的沉重感駐足在那街道上,明天生活還要繼續。
二○一○年二月二十六日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